7月14日下午,河南广电集团张总一行莅临河南新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深度考察与合作洽谈。此次访问聚焦智慧农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双方围绕灌区智能测控、智慧灌溉、粮库管理、粮油加工自动化以及再生水利用等核心技术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索"媒体+科技"赋能农业现代化的创新路径。这次考察不仅彰显了新鼎科技在农业智能化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传统媒体与高科技企业的跨界合作提供了示范样本,对推动河南省农业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广电集团作为河南省最具影响力的主流媒体集团,近年来在媒体融合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其打造的"大象融媒新闻岛"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形成"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端传播"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构建了覆盖广泛、形态多样的全媒体生态系统。这种创新性的媒体融合实践,使河南广电走在了全国媒体转型的前列,也为传播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提供了强大平台。
与此同时,扎根于郑州的新鼎科技自2008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农业领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创新。公司秉承"诚信、专业"的经营理念,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质量至上、规范发展"的治企方针,逐步发展成为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在智慧农业领域,新鼎科技已成功研发并推广了灌区智能测控一体化设备、智慧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粮库智能化管理系统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展现了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和行业洞察力。
考察活动中,河南广电张总一行深入了解了新鼎科技的发展历程和技术成果,对其在粮食产业链"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的智能化布局给予了高度评价。张总特别指出:"新鼎科技的创新实践真正实现了'藏粮于技'的国家战略,尤其在节水灌溉和粮食仓储环节的智能化突破,不仅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科技支撑。"这一评价既是对新鼎科技既往成绩的肯定,也为双方未来合作指明了方向。
媒体与科技企业的这种跨界合作在数字经济时代具有特殊价值。河南广电拥有覆盖全省的传播网络和公信力,新鼎科技则具备扎实的技术研发和落地能力,这种优势互补为双方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如张总在考察中所强调的,此次交流是"资源互补寻合作,合作共赢启新程"的重要契机,预示着双方将在智慧农业推广、农业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推动河南省农业现代化进程。
考察过程中,新鼎科技向河南广电团队系统展示了其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核心技术与产品线,这些创新成果覆盖了农业生产全过程,体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最新发展方向和实用价值。
灌区智能测控一体化系统成为考察的第一个亮点。该系统通过高精度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条件、作物长势等关键参数,结合云计算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实现了灌溉用水的最优调配。据新鼎科技技术人员介绍,这套系统可节水40%以上,同时提高灌溉精准度,有效解决了传统农业中水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系统采用的"虹吸式流量测控技术"是新鼎科技的专利技术,通过独特的流体力学设计,在无外部能源供应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精准控水,特别适合电力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偏远灌区使用。河南广电团队对这种因地制宜的技术创新表示赞赏,认为这正是解决我国农业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
在智慧灌溉与水肥一体化展区,新鼎科技展示的智能水肥协同管理平台引起了考察团的浓厚兴趣。该平台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灌溉与施肥系统有机整合,根据作物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需肥特性,自动调配水肥比例和施用量。现场数据显示,与传统方式相比,这套系统可提高肥效利用率25%以上,同时减少劳动力投入50%,实现了"精准灌溉、科学施肥"的现代农业理念。河南广电张总特别询问了该系统在河南省主要农作物上的应用情况,对新鼎科技结合本省农业特点进行的技术适配表示肯定,认为这种"接地气"的技术创新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宣传推广。
粮库智能化管理系统展示了新鼎科技在粮食产后管理环节的技术实力。该系统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实现了粮食仓储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智能调控,可有效降低储粮损耗,提高粮食品质稳定性。新鼎科技负责人介绍,该解决方案已在国内20余个粮食主产区成功落地,使仓储损耗率降低至传统方式的1/3,按照我国粮食年产量计算,如果全面推广这项技术,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数百万吨,相当于增加数百万亩"无形良田"。这一数据让河南广电团队深感震撼,认为此类技术创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应该通过媒体平台让更多粮食主产区了解和采用。
再生水智能取水设备作为新鼎科技的新兴业务板块,其"按需取水、智能计量"的技术特点,为解决农业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创新方案。张总指出,这一技术与河南省正在推进的"四水同治"战略高度契合,具备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设备通过智能识别和计量控制,实现了非常规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河南广电团队认为,这种绿色环保的技术创新,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应该成为媒体关注和推广的重点,让更多地区了解并应用这一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技术方案。
新鼎科技的这些核心技术,形成了从农业生产到加工、从水资源利用到仓储管理的全产业链覆盖,构建了完整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体系。河南广电团队在考察后表示,这些技术创新与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高度一致,与河南省农业转型升级需求深度契合,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社会价值,应该通过媒体平台的放大效应,让更多地区和农户受益,共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新鼎科技的智慧农业创新远不止于技术层面,其在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的社会价值,同样赢得了河南广电考察团的高度评价。这些科技创新正在深刻改变着中国传统农业的面貌,产生着远超企业经济收益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在粮食安全领域,新鼎科技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作为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头等大事。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耕地资源有限、水资源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重挑战,科技赋能成为突破资源约束的关键途径。新鼎科技的粮库智能化管理系统通过在河南、山东等粮食主产区的推广应用,已显著降低了产后损失,提高了粮食储备质量。据测算,该技术若能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每年可减少粮食损失相当于河南省全年粮食产量的十分之一,这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河南广电张总在考察中特别强调:"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的背景下,新鼎科技这样的技术创新企业,正在用智慧力量守护中国人的饭碗,媒体有责任让公众了解并支持这样的科技创新。"
节水技术的推广是另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社会贡献。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但利用效率普遍偏低。新鼎科技的灌区智能测控和再生水利用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行方案。在黄淮海平原等重点灌区的实践表明,这些技术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30%以上,大幅缓解农业用水矛盾。尤为可贵的是,公司研发的技术解决方案非常适合在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推广,体现了"普惠农技"的创新理念,让高科技不再是大型农场的专利,也能惠及普通农户。
在农民增收和农村振兴方面,新鼎科技的技术同样发挥着积极作用。智慧农业系统通过精准农业管理,帮助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从而增加农业经营收益。例如,水肥一体化技术可减少化肥用量20%-30%,同时提高作物产量10%-15%,一减一增之间显著提升了农民的经济效益。此外,粮油深加工自动化设备使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河南广电作为省内主流媒体,一直关注"三农"问题,对新鼎科技这种能够切实帮助农民增收的技术创新表示高度赞赏,认为媒体应该搭建起技术与农民之间的桥梁,让更多农户了解并受益于这些创新成果。
考察交流的尾声,双方围绕未来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多个领域达成了合作共识。农业信息化传播将成为双方合作的首要领域。河南广电拥有覆盖全省的传播渠道和丰富的媒体资源,这些渠道可以全方位展示新鼎科技的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帮助更多农户了解并接受现代农业技术。双方计划共同打造智慧农业专题内容,通过案例展示、专家讲解、现场体验等形式,生动呈现农业科技的应用效果。河南广电张总表示,可以利用新闻岛的融合生产优势,将新鼎科技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多种形式的新闻产品,通过不同媒介平台精准触达目标受众,提高农业技术的传播效率和接受度。
在智慧农业示范区建设方面,双方也看到了巨大合作潜力。河南省内分布着多个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这些区域基础设施完善、农民接受度高,是推广智慧农业技术的理想场所。新鼎科技提供技术解决方案,河南广电则负责宣传推广和成果展示,共同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智慧农业样板项目。这种合作模式不仅能够加速技术落地,还可以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张总特别提到,河南广电正在推进"互联网+三农+广电"的新项目模式,与新鼎科技的技术专长高度契合,双方可以在此框架下开展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探索智慧农业推广的新路径。
这次考察交流虽然短暂,但成效显著。新鼎科技展示了其在智慧农业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创新成果,河南广电则表达了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推动技术成果转化的强烈意愿。双方在多个合作领域达成共识,为后续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数字经济与农业现代化交汇的时代背景下,这种"媒体+科技"的跨界合作模式,必将绽放出独特的光彩,为中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共同书写河南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
郑州新鼎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深耕水利、水务物联设备的科技创新型企业,集研发、生产、销售、运维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深度聚焦智慧水利、智慧灌区、智慧水务、城市内涝四大行业领域,推出多款稳定可靠的高低压配电柜、远程遥测终端机、 微型一体化水位计、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等硬件产品及“智慧云”物联监测云平台,以智能传感器、物联网技术为支撑,提供行业专业解决方案。欢迎各界同仁莅临参观指导。
联系方式: 13253607319、0371-65050925
地 址: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莲花街338号电子电器产业园12栋